小宝贝从不会动到翻身,爬行,走路,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进行。随着宝宝逐渐的茁壮成长,他的活动范围也随之变大,不再只是满足于躺下或趴着。而八九个月大的宝贝大部分都能够靠支撑着墙壁或家具站起来了,十个月后的孩子几乎能不依靠外物独立站稳。当她能够扶着家具或婴儿学步车独立开始迈出腿的那一刻,说明他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,到了这个时候,孩子已经具备了学习走路的物质条件。这个时候的父母,需要教宝宝学会如何保持重心,如何双腿交替走路。
宝宝学步注意事项
1、最先要把小宝宝练习走路的地方清除干净,把带棱、带角及、零碎脏物清除掉,怕小孩跌倒后磕伤。此外,小宝宝训练时,最好是在毛毯或是木质地板上,因为可以有效地避免婴儿摔倒后头、手、脚摔伤。
2、当宝宝开始学会走路时,不要给他穿袜子,这会使脚踩在地上的感觉不明显,使身体的平衡变差,一不小心还会猜到袜子,更容易摔跤,不利于婴儿尽快找到走路的感觉。
3、在孩子走路的时候,父母要多鼓励宝宝,提高他走路的兴趣和自信心,引导孩子从被动走路到主动走路。另外,劳逸结合也是必须的,每次练习时间不要过长,否则容易给宝宝造成心理压力。
4、在练习走路之前,最好让宝宝方便完,不要给宝宝带尿不湿、穿尿布等,这样宝宝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负担小,也方便孩子站立坐着。
如何引导宝宝学习走路
当宝宝从爬到坐再到站,都是一种转变重心的尝试,当宝宝爬行熟练后,这时,父母可以拿着玩具或零食放在婴儿的头顶上方引诱她,让婴儿自己站起来。一天反复练习几次,但每次练习的时间不要太长,30分钟以下为好。等宝宝能够扶着家具的边沿自行站立起来的时候,就可以教宝宝由自行站立到自行坐下了,最好是先教他低头弯腰,随后坐下。方式是:把小玩具放置在脚侧的地面上诱惑他,使他低下头去抓,即便是一手抓着护栏后,另一手去抓玩具也是一个进步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,宝宝就可以不依靠任何外物,独自进行站立和坐下。
小宝宝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,父母必须要有足够耐心能够尽早让小宝宝掌握走路的技巧,父母要在前面扶着小宝宝的两手,一边正确引导和激励小宝宝迈腿保持稳定,一边跟随小宝宝的步伐,慢慢的走。还可以用学步带,固定不动在小宝宝的腋窝下,带着小孩学走路,但最好是不要用婴儿学步车,由于婴儿学步车的高宽比和视角不一定合适自身的小宝宝,小宝宝在车里边腿伸不直,并且小孩在婴儿学步车里会很习惯性坐在上面,没有腿部力量的支撑,不利于宝宝尽快掌握走路的技能。如果宝贝在走路的过程中,走着走着突然来个屁股蹲,这个时候家长不要立马去扶,要鼓励宝宝独立站起来,不要让宝宝养成依赖。
有的孩子在10个月的时候就已经会走路了,但是绝大多数孩子需要到12个月左右才可以蹒跚走路,但是重心还不是特别稳,摇摇晃晃的,要多让宝宝自己走,多加练习,在孩子能够掌握重心后,就都能走的不错了。一般而言,只要不超过18个月都属于在正常范围内,家长也不应经常抱着孩子或让孩子躺着,缺乏身体锻炼和行动练习的机会,导致宝宝走路慢,协调差,从而影响宝宝学习走路时间。18个月后,如果还是不能站立行走,那家长就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下身体状况了。
看过这篇文章的还看过:为什么宝宝睡觉喜欢踢被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