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很多成年人睡觉的时候很不老实,喜欢踢被子,但是踢掉被子后如果感到冷了就会去找被子。但是对于小宝宝来说,他们也很喜欢踢被子,但是他们还太小,踢掉后并不知道去找被子,时间一长就容易感冒。那么,为什么宝宝睡觉的时候爱踢被子呢?
1、睡觉不舒服
房间里光线太亮,天气太热,周围有嘈杂的噪音,会让宝宝感到不耐烦和不舒服。在睡与不睡之间,就会不安地乱动踢掉被子。还有就是睡觉的姿势不对,宝妈要随时观察宝宝的睡觉姿势,一旦发现不对及时纠正。另外在宝宝睡觉的时候,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,调节房间灯光的亮度,放点轻音乐,哄宝宝睡觉前保持安静,要求家人不要大声喧哗。
2、睡前太兴奋
现在很多家长就算是生了娃也还是在继续上班,晚上回到家后会很珍惜和宝宝在一起的短短几个小时,和宝宝一起玩各种各样的游戏。到了睡觉的时间,宝宝的大脑还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,很难马上睡觉,躺在床上难免会踢掉被子。我们可以在下班的时候,不让宝宝做太激烈的游戏,可以选择比较温和一点的方式,比如给宝宝讲睡前故事等等。
3、太热了
有的父母总是给宝宝盖厚厚的被子,怕冻着,甚至有的还穿着厚厚的衣服睡觉。其实宝宝盖的太厚,容易出汗,睡觉也不舒服。只有踢掉被子,才能安稳入睡。另外,被子太厚太重,会影响宝宝的呼吸,也会把被子踢掉,以此换来顺畅的呼吸。但是他又不会和成年人一样,感到冷的话会去找被子,长时间不盖被子,最后导致着凉感冒。所以在宝宝睡觉的时候被子要视情况而定,有的时候仅需盖一条毛毯即可。
4、生病了
佝偻病或贫血是宝宝生长发育中常见的疾病。当宝宝出现佝偻病或贫血时,神经调节功能不稳定,容易出汗,烦躁不安,睡眠不安,在这些情况下,宝宝就很容易蹬被子。
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宝宝睡觉的时候爱踢被子的几个因素,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。
看过这篇文章的还看过: